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002564168/2025-00012 成文日期:   2025-04-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湖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市经信局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4-17 11:21:46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经信局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紧盯目标、创新打法,攻坚克难、勇争一流,统筹推进稳增长、扩投资、优结构、增动能等工作,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又快又好运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全部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2%;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4%、高于省10.1个百分点,全省第2位,占固投的比重达33.9%,较去年同期增加3.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压舱石、挑大梁作用充分彰显。

一、聚焦稳增长,实现运行平稳向好

一是抓稳工稳产稳大盘。在全省率先出台《湖州市支持企业稳工稳产 助力开门红、开门好政策意见》,引导一批大型企业春节期间少停工、早开工,市本级124家制造业企业享受稳工稳产奖励。出台《二季度全市聚力工业稳增长 攻坚奋战半年红工作方案》、三季度《全市经信系统保供稳增、助企纾困服务季攻坚行动方案》等,紧盯100家大型企业,一企一策推动拉增量企业作贡献。二是抓供需对接抢订单。以省十链百场万企活动为载体,搭建供需对接桥梁。全市共开展各类供需对接活动181场次,参与企业6500余家,对接订单153.4亿元、融资突破350亿元、工业项目333个。抢抓工业领域两新机遇,编制发布《湖州市消费品以旧换新精品名录库》,畅通供应链配套渠道。三是抓助企纾困提信心。市、区县、乡镇(园区)三级联动开展集中走访调研服务季活动,建立会商研判、分类协调、走访服务、闭环解决、跟踪问效工作机制,分管市领导每周五定期听取市工业专班情况汇报,一事一议”“一企一策解决企业重大问题。印发《2024年度湖州市益企减负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开展组团式服务,攻坚企业反映减负降本问题突出领域。全市累计减轻企业负担242.3亿元,实现年度计划的121.2%;规上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6.2元,同比下降0.6元。

二、聚焦调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八大新兴产业链加速壮大。全面承接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任务,对标国家、省产业发展部署,迭代实施八大新兴产业链链长制2.0版,制定推进《湖州市聚焦八大新兴产业链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2024年工作要点》,加快实施六大工程。长兴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累计达8个、全省第5;德清低空飞行装备入选省级新星产业群,省级新星产业群累计达4个,全省第4吴兴高端新材料、长兴新能源装备、安吉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3个集群获得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财政专项激励,集群数量和资金总量均居全省第3全市八大新兴产业链营业收入占规上比重达36.9%,较去年提高2.7个百分点。组建产业链研究与合作工作专班,开展产业链细分领域深度研究,定期发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报告。二是传统产业转型步入快车道。制定《2024年湖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年度推进计划》,明确八大传统行业年度标志性事项,通过品牌+营销”“设计+理念”“数字+技术等方式推动扶优扶强行业转型提升,以入园集聚、设备更新、兼并重组、关停淘汰等方式促使提标提效行业改造升级。召开全球高定家居设计创新大会、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等活动,在泰国设立海外营销中心,扩大南浔中国高定家居之都”“安吉椅业”“织里童装等区域品牌影响力。全市重点传统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4%、高于省均12.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成功举办全国轻工行业(毛笔制作工)职业技能竞赛湖州赛区预赛暨湖州湖笔制作职业技能竞赛,展现湖州历史经典产业风采。成功举办湖笔笔仪式。三是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见成效。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支持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浙江德清)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车联网产业发展。长兴氢能与新型储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入围第二批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会同发改、交通等部门开展低空经济产业谋划,研究制定全市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规划,出台应用试点专项政策,逐步推进无人机干线物流配送、低空旅游飞行体验等,启动低空制造业和会展运维服务业发展研究。

聚焦扩投资,加快项目双进双产

落实落细八大新兴产业链“161”工作机制,持续深化“1168”招商引资工程,全力招引大好高项目。2024年,全市新引进且备案3亿元以上八大链项目161个,占比77.8%,较去年同期提升7.2个百分点。牵头组织智能物流装备、集成电路材料、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光电等行业峰会4场,组织走进三一、创世纪、鼎力、吉利Smart链群配对4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两个牵头产业链分别引进且备案3亿元以上项目35个、22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25%100%二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迭代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全程监测项目备案、开工、竣工、投产、上规、达产等重要节点,对进度缓慢项目及时亮灯预警、上门服务,推动工业项目管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抓实拟开工、竣工、升规三张清单,深入开展破五未项目攻坚,加大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全市3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新开工入库、新竣工数量分别达215个、145个,莱宝高科、三一高空机械、深蓝精密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94个项目列入省制造业重大项目清单、居全省第2,开工率100%三是全力挖掘项目潜力。持续深化工业全域有机更新,扎实推进低效工业用地连片腾退,聚力做好有机更新后半篇文章2024年,全市腾出低效工业用地5336亩,新增腾笼换鸟供地项目132个、入库投资204.1亿元,新增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407个、入库投资225.7亿元。在全省率先召开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推介会,创新实施“131”金融支持计划,工业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数全省第1,相关做法获柯省长批示肯定,并入选全省第一批两新典型案例集,获得王浩书记批示肯定。全年累计更新设备1.39万台(套),为369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309亿元,为642家企业提供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咨询诊断。加大政策扶持,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和实施技改。全市技改投资增长30.6%、居全省第2,连续10个月保持30%左右增速。

四、聚焦增动能,推动数实深度融合

一是打造品牌示范强特色。创新实施一区县一品牌专项攻坚,指导区县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入选工信部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打造南太湖新区半导体产业园、菱湖泛半导体材料产业园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域标志性成果,4个案例入选全省第一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引进落地莱宝等一批链主型、引领型、支撑型的数字经济重大项目。1-12月,全市新开工入库3亿元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项目81个,总投资579.6亿元;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高于全省6.4个百分点二是打造数字化改造标杆。全力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攻坚行动,排实企业清单、项目清单、责任人清单等三张清单,开展一对一入企服务。在全省率先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1.0水平全覆盖,成功承办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会。新增泰普森、欧诗漫、启航汽车入选工信部5G工厂,天能集团面向新能源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专业服务平台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新增省级未来工厂3居全省第2三是打造数字基建新高地。深化万物智联强市建设,聚焦网络设施、服务保障、支撑能力等各环节全过程,出台推进《湖州市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提升公共场所、文旅景区、交通道路、工业园区等七大领域重点场景深度覆盖。截至12月底,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1.4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42个,列全省第3,超2100个重点场所、70个重点交通干线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

五、聚焦强主体,深化冠军领航攻坚

一是梯度培育冠军湖企。统筹实施雄鹰”“凤凰”“双金培育工程,推动新一轮金象金牛企业培育计划落地,新认定2023年度金象金牛企业353家企业入选省第批雄鹰企业,累计达7家;新增上市企业6,累计达62。建立单项冠军市级培育库,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个。加快全省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试点建设,印发实施《湖州市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从优质企业引育、强化金融支持、助力市场拓展、产业基金投资、推动培育上市和提升赋能服务六方面发力,推动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二是深化增值服务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完善企小帮服务体系,创新开展益企培训、益企强链、益企解难、益企关爱四大增值行动,助力打造高素养企业家队伍、高效能企业管理团队。全年新增挂牌设立志愿服务工作站125个、吸纳志愿服务专家361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承办全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一月一链等活动,促成项目投融资36.8亿元;围绕产业链融通、股权激励等主题,组织益企厅”“益企营”7期,累计为1200多名企业高管进行知识充电。三是激发企业创新潜能。推进国家、省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机构在大中小型企业梯度覆盖,培育一批企业技术创新示范标杆,新增创建省企业技术中心17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一批有市场需求潜力、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联合研发和国产化替代。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48.8%,居全省第3云上对接会、博士企业行、才企直通车活动,推动人才和企业精准匹配、深度对接,促成才企合作意向超百人。协同推进才企双向赋能试点、省人才密度评价试点建设,发布人才强企百强榜单、表彰人才强企双十强企业,构筑了“1+2+4+5+N”产业人才地图图谱体系。

六、聚焦筑底色,塑强绿色智造优势

一是强力推进转型提质攻坚。抢抓治气攻坚契机,召开全市工业企业转型提质专项行动推进会,进一步加大印染、水泥、墙材、铸造等提标提效整治,分行业出台改造提升标准,摸清并建立四个行业点位清单、问题清单、措施清单三张清单,制定一企一策改造提升方案,建立检查-督办-整改-复核周闭环工作推进机制,高标准、严要求,点位化、清单化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改造提升226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61.4%。推动企业技术更新、产品升级,分行业举办设备更新对接会5次,累计淘汰低效设备2911台。二是全力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围绕印染、铸造、钢铁等行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全年累计推进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328个,其中25项目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绿色化方向),项目数量、奖励资金均居全省第1。落实乡镇排查、区县核查、市级抽查机制,制定《湖州市大规模设备更新工艺装备指导目录》,动态更新淘汰设备清单,强化刚性执法,发现一台淘汰一台。在全省率先启动低效变压器能效提升专项行动和设备更新对接会三是聚力推进工业碳效改革。深化碳效评价结果应用,创新将碳效评价结果纳入三线一单,推进协同减污降碳。将工业碳效码纳入《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以地方立法形式进行规范。深化碳效改革理论研究,《湖州市工业碳效改革先行先试的经验与启示》在国家《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践》上刊登,并再次获《人民日报》刊发点赞。重庆市全面复制推广湖州工业碳效码,对全市3万多家规上企业进行全覆盖赋码。


 

市经信局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市经信局将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聚力构建湖州版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实施产业创强、企业攀峰、数实融合、项目提质、绿色示范、要素配给6大攻坚行动,为打造实力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和创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作出经信贡献。

一、实施产业创强攻坚战

一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八大新兴产业链,抓实“161”链长制推进机制,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加速新兴产业在“2+8”平台集聚成势,打造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机遇,发挥区位等优势,加强与长三角周边城市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产业链配套协作,力争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规上营收突破千亿。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收官战,推动实施千企技改行动,加快8个传统行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多元化转型升级,创建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开展工业设计+产业链对接,推动工业设计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抓实品牌质量工作。聚焦绿色家居、建材、智能物流装备、童装、电梯、椅业等行业,开展千企出海行动,开辟传统优势产业新市场。三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北斗智驾、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先进能源等产业布局,探索建立未来产业的投入增长机制。健全硬核科技协同攻关、成果转化机制,助力硬核科技产业发展。推进车联网先导区、车路云一体化等国家试点建设,通过专业园区引育、创新平台孵化、场景应用催生等一批未来产业企业。四是传承发扬历史经典产业。全市小学生发放人生第一支湖笔开展青少年书法大赛等活动推动湖笔产业争创批省历史经典产业核心区协同区启动历史经典产业进校园、进景区、进场、进机场、进展会活动,组织省、市级大师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打造一批湖州特色的原创IP爆款精品促进湖笔、丝绸、紫砂、折扇等历史经典产业创新发展。

二、实施企业攀峰攻坚战

一是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统筹实施雄鹰”“凤凰”“双金培育工程,落实新一轮金象金牛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金象金牛企业有新增、省雄鹰企业认定再突破。锁定八大链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在行业龙头、链主型企业招引培育上求突破。实施百亿链主企业培育行动,力争全年新增产值百亿元以上企业。开展上市企业单项冠军领航培育行动。二是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扩量。扎实推进全省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试点建设,聚焦八大链、工业六基等重点领域,遴选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企业建库培育;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播种计划,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活动,联合开展科创攻关;支持库内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协作是推动四链深度融合。以促进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为抓手,深化产业人才地图等试点建设,激发企业引才用才主体动能,营造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成公司的创业生态。依托浙大湖州研究院、西塞科学谷、莫干山实验室等载体,强化科研机构与本地企业合作对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营造聚引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的发展生态。

三、实施数实融合攻坚战

一是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提质。统筹谋划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十五五发展规划,构建多维度的产业发展体系。深入实施一区县一品牌攻坚行动,着力打造南太湖新区半导体产业园、南浔光电湾制造基地、安吉新经济总部集聚地等一批标志性成果。二是推动北斗系列试点建设提能。聚焦北斗+车联网,实施车联网提质攻坚。围绕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启动车联网立法工作,推进路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制定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化应用计划、配套政策措施,推进北斗+”“+北斗融合创新和时空应用。三是推动数字化改造提量。在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基础上大幅提升2.0覆盖率,推动企业从单一环节的数字化向环节间的数字化贯通。紧盯国家中小企业数改城市试点创建,聚焦细分行业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九十百千工程,在省级试点推进成效的基础上,复制推广到全市10个以上细分行业。四是推动数字基建提速。构建新型算力体系,争取纳入全省算力布局,重点部署一批万卡级算力基础设施。鼓励企事业单位围绕应用场景部署边缘算力,形成特色化、规模化先进算力供给体系。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宽带下载速率

四、实施项目提质攻坚战

一是狠抓内生项目稳存量。加快推进内生项目建设三年行动,围绕大型企业提能级、中型企业提实力、小微企业提规模,促成一批增资扩产项目;以传统行业提标提效为重点,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绿色集约转型、分类示范提升,促成一批技术改造项目;深化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通过供需对接、金融支持、向上争取等,促成一批设备更新项目。二是壮大新兴产业提质量。聚焦八大新兴产业链有市场前景、技术支撑、研发能力和符合产业导向、能耗标准、环保要求的项目,招引一批制造业大好高项目。完善线下+线上”“数据+形象的项目分级管理机制,持续推进破五未项目攻坚。狠抓项目有效投入和实际产出,将设备投资占比、新升规产出贡献纳入考核体系,提高项目绩效。三是深化有机更新优增量。围绕68个连片腾退区块,抓好有机更新后半篇文章,鼓励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通过产业基金引投、专业公司运作等模式,打造一批细分行业专业化园区。以菱湖化工园为标杆,加快规划建设,构建一园一主业、园园有特色专业化园区格局。针对“2+8”平台之外的小型工业平台迭代厂房超市系统。

五、实施绿色示范攻坚战

一是狠抓绿色制造提升行动。深入开展绿色制造体系扩面行动,推进绿色工厂”+“美丽工厂全量创建;做好省级以上绿色示范培育创建工作,打造一批具有湖州味的双化协同典型案例。二是狠抓提标提效行业整治。持续推进工业企业转型提质,完成印染、水泥、铸造、墙材4个行业改造提升,启动烧结砖行业整治提升和兼并重组工作,开展内河船舶、混凝土泵送车电动化改造工程。围绕纺织、造纸、化工等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工业水效提升改造。三是狠抓工业碳效改革深化。深化碳效评价结果在绿色金融、节能降碳、绿电交易等应用,着力打造一批碳效应用典型案例。完善工业碳效评价体系,拓展评价主体范围,力争工业碳效评价省标、团标创建取得新突破。

六、实施要素配给攻坚战

一是夯实产业平台承载能力。深入推进“2+8”平台综合实力倍增行动,强化平台发展制造业的主阵地作用。完善平台基础配套,做足连片熟地储备量加快实施科创型小微企业播种计划,每年引育科技型小微企业。二是迭代要素蓄水池配置机制。深化要素蓄水池分级管理改革,强化全市蓄水池指标统筹,探索实施要素预支偿还机制,强化规划、土地、资金、环境、能耗等要素政策间协同。推动企业服务增值化改革。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常态化推进保供稳增、助企纾困行动,降低企业用工、物流、融资等成本。深化企小帮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打造益企+”系列高辨识度增值服务,帮助企业找订单、找资金、找技术,提升企业家和高管队伍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