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002564168/2023-00019 成文日期:   2023-04-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湖经信发〔2023〕11号 发布机构:   湖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湖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湖州市科学技术局 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湖州市创新强企“三清零两覆盖”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4-27 09:03:11
  • 政策原文>
  • 政策解读>



  湖州市创新强企“三清零两覆盖”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强市创新强市战略部署要求,突出战略技术创新力量的产业核心支撑作用,补齐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短板,夯实制造业创新制胜基础,强化产业基础再造,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快构建制造业领域科技创新体系系列部署要求,突出企业在创新和市场中的“双主体”地位,推进创新制胜“百企引航、千企升级”,聚焦产业链创新链融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区域供应链自主可控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高能级”企业群体,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为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支撑。
  主要目标
  以制造业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强化正向引导和反向倒逼,到2025年,规上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实现“三清零两覆盖”,全市制造业创新活力明显增强,重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具体目标如下:
  1.亿元企业创新活动“三清零”。到2025年,力争全市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中,有研发投入的企业占比、拥有有效专利的企业占比、具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项目的企业占比均达到100%,实现无研发投入、无有效专利、无新产品项目开发的企业全部清零。
  2.冠军企业创新平台“两覆盖”。到2025年,力争实现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平台在单项冠军、“小巨人”等专精特新企业中的梯度覆盖率达100%;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在“链主”型企业中覆盖率达100%。
  3.制造业领域创新活力明显提升。到2025年,力争全市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率达到90%以上,拥有有效专利的占比70%以上,有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占比6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0%以上,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47%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企业R&D投入清零攻坚行动
  1.强化研发投入导向激励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投入奖励等政策,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完善研发投入强度与财政支持、资源配置相挂钩机制,深化“创新指数”“亩均论英雄”等评价结果应用,倒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率达到 9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0%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2.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梳理产业链薄弱环节,引导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团队建设,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型。聚焦“4210”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引进高校院所各类创新服务载体,增强产业创新服务能力。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企业要素保障机制,大力扶持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企业创新项目,全面挖掘优质中小企业资源,开展跟踪辅导和服务,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二)企业有效专利清零攻坚行动
  3.激发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活力。推广“专利管家”做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创造能力。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关键技术领域专利挖掘研究,积累一批自主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构建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专利储备。到2025年,力争拥有有效专利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70%,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占比达30%以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4.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推动实施一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关键技术知识产权转移转化项目等,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物流装备、半导体及光电等八大新兴产业链域发明专利产业化转化。加快湖州市知识产权数字化产业园等专利引进转化平台建设,服务企业知识产权加快产业化应用,提升区域知识产权服务转化能力。(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
  (三)企业新产品开发清零攻坚行动
  5.推进创新技术产品项目开发。鼓励企业主动适应供给侧改革,开发一批具有市场需求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技术产品。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重点高新技术产品项目开发,加快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等“拳头”产品开发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到2025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47%以上,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项目活动的企业占比达70%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6.加快创新产品市场化应用推广。定期征集发布《湖州市优秀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储备一批市场潜力大、技术水平高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展重点产业链创新产品精准对接活动,支持处于市场培育期的新产品推广应用。鼓励企业提升质量品牌能力,打造一批“浙江制造精品”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湖州特色的区域品牌。(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四)重点企业创新平台“两覆盖”行动
  7.推进重点企业创新平台梯度育强突出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重点企业,强化创新驱动,建立重点企业清单、企业技术中心梯度培育清单“两张单子”,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面对面”指导服务,推进产学研用融合的产业创新平台梯度覆盖。到2025年,力争实现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平台在单项冠军、“小巨人”等专精特新企业中的梯度覆盖率达100%。(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8.加快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建设。引导“链主”型企业加强创新发展战略顶层设计与规划,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链上中小企业联合,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机构,面向重点产业的重大需求,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产品开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2025年,力争实现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在“链主”型企业中覆盖率达100%。(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统筹协调,各区县要研究制定辖区内“三无企业双覆盖”行动分布推进实施方案,明确目标、时间节点,细化职责分工、责任人员和保障措施,共同推动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
  强化监督考核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的指导、协调、评估和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年度考核,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建立“三清零两覆盖”行动推进情况的定期通报和比拼机制,督促区县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加快推进,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三)营造良好氛围。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服务指导,充分调动和激发企业加强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将研发投入、有效专利、新产品开发情况等作为企业各类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广泛宣传创新强企“三清零两覆盖”行动成果,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重点报道,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